?
  • 您現在的位:西安公司注冊 > 公司注冊 > >

    陜西自貿區的作用7大任務、21項舉措

    來源:西安東睿財務 時間:2017-07-22

    近日,《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獲批,《方案》中明確陜西自貿區的7大任務,以及圍繞這7項任務將采取的21項舉措。

    任務1: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舉措1.改革創新政府管理方式

    積極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推動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后監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實施“多證合一”綜合審批服務運行模式,建立“一口受理、并聯審批”工作機制。推動稅收服務創新,包括一窗國地辦稅、一廳自助辦理、培訓輔導點單、繳納方式多元、業務自主預約、稅銀信息互動、稅收遵從合作、創新網上服務等舉措。

    舉措2.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

    緊扣創新發展需求,發揮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的引領作用,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探索支撐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運行機制,推動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責權一致、運轉高效、法治保障的體制機制。

    任務2:

    深化投資領域改革

    舉措3.提升利用外資水平

    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著力構建與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相適應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進一步減少或取消外商投資準入限制。鼓勵外資更多投向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領域。鼓勵跨國公司在自貿試驗區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銷售中心、物流中心和結算中心。

    舉措4.構建對外投資促進體系

    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企業“走出去”的窗口和綜合服務平臺。對一般境外投資項目和設立企業實行備案制,屬省級管理權限的,由自貿試驗區負責備案管理。確立企業對外投資主體地位,支持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直接投資。建立對外投資合作“一站式”服務平臺。加強境外投資事中事后監管和服務,完善境外資產和人員安全風險防范和應急保障體系。

    任務3:

    推動貿易轉型升級

    舉措5.拓展新型貿易方式

    積極培育貿易新型業態和功能,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鼓勵企業統籌開展國際國內貿易,實現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支持進口先進技術和資源類商品。扶持和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通關、融資、退稅、保險等服務。

    舉措6.創新通關監管服務模式

    不斷探索海關監管和檢驗檢疫制度創新,鼓勵企業參與“自主報稅、自助通關、自動審放、重點稽核”等監管制度創新試點。依托電子口岸公共平臺,開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完善貨物進出口和運輸工具進出境的應用功能,進一步優化口岸監管執法流程和通關流程,實現貿易許可、資質登記平臺功能。將出口退稅申報功能納入“單一窗口”建設項目,將涉及貿易監管的部門逐步納入“單一窗口”管理平臺。

    任務4:

    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

    舉措7.推動金融制度創新

    探索建立與自貿試驗區相適應的本外幣賬戶管理體系,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推動人民幣作為自貿試驗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貿易和投資計價、結算的主要貨幣。

    舉措8.增強金融服務功能

    支持符合條件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金融機構在自貿試驗區內以人民幣直接投資設立或參股金融機構。

    舉措9.建立健全金融風險防范體系

    落實風險為本的原則,探索建立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監管機制,強化開展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工作,防止非法資金跨境、跨區流動,切實防范開放環境下的金融風險。

    任務5:

    擴大與“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經濟合作

    舉措10.創新互聯互通合作機制

    健全政府對話、企業合作、民間互動的多層次、多領域合作機制。創新航空港、陸港聯動發展機制。完善集疏運體系,加密航線航班,增加國際貨運航線航班。

    舉措11.創新國際產能合作模式

    系統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能合作機制建設。發揮金融對“一帶一路”經濟合作的推動作用,地方可根據實際需要,引入社會資本推動設立“走出去”發展引導基金。

    舉措12.創新現代農業交流合作機制

    打造農業領域國際合作交流創新平臺,積極推進國際旱作農業交流與合作,組建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現代農業合作聯盟和全球農業智庫聯盟,拓展在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業態以及節水農業、設施農業、農業裝備制造等領域的國際合作。

    任務6:

    創建與“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人文交流新模式

    舉措13.創新科技合作機制

    建立健全政府間科技創新合作及對話機制。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引導企業成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的投入、執行和收益主體。積極發現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業發展的契合點和共振點,引導各類創新主體在沿線國家共建創新平臺。

    舉措14.創新教育合作機制

    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教育合作空間,推動教育資源共享,建設智力絲綢之路。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需求,調整優化相關院校的學科及專業設置,推進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在自貿試驗區設立國際漢唐學院和中國書法學院。

    舉措15.創新文化交流合作機制

    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新格局。保護和傳承中華老字號,大力推動中醫藥、中華傳統餐飲、工藝美術等企業“走出去”。

    舉措16.創新旅游合作機制

    深化旅游業資源開放、信息共享、行業監管、公共服務、旅游安全、標準化服務等方面的國際合作,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允許在自貿試驗區內注冊的符合條件的中外合資旅行社,從事除臺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旅游服務。

    舉措17.創新醫療衛生合作機制

    發揮陜西醫療資源、醫學教育、醫學科研及區位優勢,在衛生合作機制、重點傳染病防控、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與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建設與人才培養、傳統醫藥、衛生體制和政策、衛生發展援助、健康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廣泛合作。

    任務7:

    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

    舉措18.帶動區域開放型經濟發展

    充分利用自貿試驗區的載體和平臺作用,在積極承接外向型產業轉移的同時,將陜西的科技、產業優勢向西部其他地區輻射。培育建設產業集群發展帶,推動關中—天水、新疆天山北坡、呼包銀榆等重點經濟區域協同開放、一體發展,形成西部地區新增長極。聯合西部地區相關省份開展多式聯運,暢通溝通境內外、連接東中西的新亞歐大陸橋國際經濟走廊。

    舉措19.推動區域創新發展

    積極鼓勵自貿試驗區各科研院所與西部地區各類企業合作。建立重點產業專利導航工作機制,建設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聚集區。積極推動國家軍民融合知識產權運營工作,依托國家知識產權運營軍民融合特色試點平臺,探索國防專利橫向流通轉化、國防專利解密與普通專利跟進保護有機銜接、普通專利參與軍品研發生產等機制,促進軍民科技成果共享共用。

    舉措20.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通過自貿試驗區高端產業集聚,促進西部地區優化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創新區域經濟合作模式。以產業鏈為紐帶,促進西部地區在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物流配送等環節的協同配合,支持西部地區企業通過跨區域兼并重組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舉措21.構建服務區域發展的人才高地

    率先在自貿試驗區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評價機制、簡化高層次人才評價認定程序、完善符合條件的外國籍高層次人才簽證及居留政策等,推動境內外專業人才雙向流動,為外國籍高層次人才來陜工作開辟綠色通道,簡化手續,在出入境、工作、停居留等方面提供便利。

    Copyright ? 2016 aiaoz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西安東睿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 陜ICP備14008923號-001

    咨詢熱線:13759955633 咨詢QQ:878457663 網站地圖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照片版權歸創作人所有,如有冒犯,請直接聯系本站,我們將立即予以糾正并致歉!

  • 欧美一区2区三区3区公司